全国统一客服热线:400-801-6910
分享到:
国内新闻
您的位置:首页 >关于CFD >国内新闻 >详细

辉煌60年·东西南北新疆人:吾拉尔别克的上海生活【2015.11.19】

2016-03-31



白天,他是游轮海旅行网的高管,从上海出发的一艘艘豪华邮轮,纵横穿梭于这个星球的各大海洋,世界仿佛在他的指掌之间。夜晚,卸下一身繁忙,他变身为中国旱地冰球发展中心(CFD)的高级教练员,正致力将“旱地冰球”这项源自北欧的竞技运动在中国推广。


23岁的吾拉尔别克·哈依那尔别克(上图)来自新疆塔城,在哈萨克语中,别克有“尊贵”的意思,所以,大家都喜欢叫他“王子别克”。2011年,别克考入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,2014年毕业后,这个从小就向往大海的男孩儿选择留在上海工作。


“打电话和客户沟通,外出联系业务,一家又一家旅行社登门拜访,争取更多订单。”在刚入职的半年多时间里,吾拉尔别克平均每个月要联系100多家旅游公司洽谈业务。


 凭借着良好的人脉和销售业绩,入职一年后,吾拉尔别克成功晋升销售经理的职位,代理皇家加勒比游轮公司、MSC地中海邮轮公司、荷美邮轮公司等二十几家国外知名邮轮公司产品。


8月19日下午,上海吴淞口,15层高,拥有1500间房间的“海洋量子号”停靠在邮轮码头。几个小时后,这艘排水量达到16万吨的巨大邮轮将载着3000多名游客驶往日本鹿儿岛,开始6天5夜的航程。这批游客中,有3位来自乌鲁木齐的客人,吾拉尔别克专程赶到码头,为来自家乡的客人送行。


“新疆离海远,每次见到有新疆人坐船出海,我都感觉特别亲切。”吾拉尔别克说。 


一提起邮轮旅行,人们脑海中会浮现泰坦尼克号在大海上航行的画面,豪华巨轮上,游乐场、泳池、高尔夫球场、酒吧、乐队等娱乐设施一应俱全,游客可以数天漂浮在大海上看漫天星光,在沿岸港口城市停留,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。过去,因为签证和费用的原因,出国一次不容易,就算在北、上、广这样的大城市,选择邮轮旅行的人也非常少,内地和大西北坐邮轮的人就更少了。


但如果认为在大海上乘坐豪华船仅仅是富豪们的游戏,那你就大错特错了。“其实坐邮轮去旅游,价格非常亲民,比如在上海比较流行的日、韩游,7天旅程包吃住花费不超过1万元。”吾拉尔别克笑着告诉记者。


夜幕降临,港口结束了白天的喧嚣。吾拉尔别克换上一身运动衣,前往自己的母校——上海师范大学体育馆。 


在这里,这个23岁的青年以运动员的身份,出现在“旱地冰球”场地中。“平常工作有压力或者心情不好,我都喜欢来这里。”吾拉尔别克说,


“旱地冰球”又名“福乐球”,是上世纪70年代起源于瑞典的一项团体竞技运动。它吸收了曲棍球的和冰球的特点,被称为“室内曲棍球”,因规则简单,易上手操作且讲求团队配合,一经推出,迅速风靡欧洲。


目前,除职业旱地冰球运动员外,全球共有220万业余旱地冰球运动员。但中国直到2008年才引进这项运动,而且仅仅在北京和上海的部分高校和外籍俱乐部流传,国内对“旱地冰球”知之甚少,职业球员不足百人。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别克刚来到上海求学时,就爱上了这项运动。


吾拉尔别克介绍道,旱地冰球无论比赛能否打赢,队员们都能在比赛中感受到团结、合作、凝聚力,而这个过程正是让他感到快乐,从打球中他还学到了坚持、有韧性,不被困难打倒。因这项运动的运动量大。他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就以此来减压。


上学期间,吾拉尔别克加入了旱地冰球校队,作为最早一批接触“旱地冰球”的大学生,别克与旱地冰球“触电”的5年里,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“奉献”给了它。大学期间,他代表上海师范大学(旅专)拿到了上海高校联盟的两个冠军,并获得2013年度的MVP(最有价值)球员称号。


2014年,毕业后,吾拉尔别克加盟上海第一支旱地冰球职业俱乐部,成为中国旱地冰球发展中心(CFD)的职业球员;随后,他前往北京学习国际旱地冰球联合会(IFF)举办的培训课程,获得了IFF秘书长JOHN先生亲手颁发的“旱地冰球国际教练和裁判”资质证,成为一名讲师级教练。


2020年,“旱地冰球”将进入奥运会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作为正式比赛项目。吾拉尔别克对此非常期待,“国家一旦选拔的话,我们CFD的成员是有很大概率进入国家队的。代表国家去参加国际大赛,赢得荣誉是我们所有队员的梦想。”


在上海,人们把吾拉尔别克这样从外地来生活和工作的人称之为“沪漂”,作为“沪漂一族”,吾拉尔别克也曾经历过“去”与“留”的艰难抉择。 


“我父亲是一名数学老师,他也希望我能回新疆教书,可是我想,我接受了国家12年的免费义务教育,我能够考到上海接受这么好的教育,这里有我喜爱的旱地冰球,我为什么要放弃呢?”别克说。


然而,这项运动并没有为吾拉尔别克带来固定收入,在他看来,这是一种获得快乐和动力的生活方式。“CFD目前在国内所有本土俱乐部中,竞技水平是最高的,9月份我们接到了韩国方面的邀请,去打世界俱乐部邀请赛”。


吾拉尔别克在CFD的队友文林说:“别克是队长,为了能出国参赛,他组织了一个旱地冰球培训班,每个周末教中学生打球,每次收费200元到300元,这些钱都存起来,作为出国参赛的费用。” 


在上海这座快节奏的城市,白天工作,夜晚和周末又要训练和比赛,这样的强度一般人吃不消,而吾拉尔别克却坚持了下来,他告诉记者:“因为旱地冰球,我选择留在上海。我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在它上面,就是希望,旱地冰球能够被更多的国人了解,在国内好好发展,最终走向更高竞技水平的国际比赛。” 


本文来自凤凰网(记者郭玲)

2015年11月19日讯

赛事培训
商务合作
扫一扫

扫一扫加微信

返回顶部